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物

中非友谊何以历久弥坚,中非合作为何大有可为?

时间:2024/09/13 14:36:41 | 作者: | 来源:中工网

嘉宾: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贺文萍

中国网: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来自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和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出席会议。本次峰会一致通过《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两份重要文件,并发布《中非关于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深化合作的联合声明》,取得圆满成功。 成立24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高效平台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金字招牌”。中非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将为中非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注入哪些新动力?共筑进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会擘画出怎样的发展蓝图?本期节目,特邀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进行解读。

图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 摄影/伦晓璇

中国网:贺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贺文萍: 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中国网: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从这两个“最”字可以看出,中非关系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提到,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为什么中非之间可以树立起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非洲为何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

贺文萍 :新冠疫情这三年里领导人会面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面对面坐下来谈。疫情结束之后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人面对面交流,一起来擘画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这本身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实疫情期间,中非关系得到了一个考验。疫情期间中国和非洲国家召开了团结抗疫的特别峰会,我当时注意了一下,全世界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大国和非洲召开峰会,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非洲抗击疫情,但中国做了。我们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研制出自有知识产权疫苗,而且这个疫苗马上提供给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后来我们也帮埃及、摩洛哥这些国家建设了生产疫苗的工厂。据我的摩洛哥和埃及的朋友说,生产出来的疫苗不但满足他们自己国家的需要,还出口到其他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比如巴勒斯坦地区。

这是经过考验之后,我们再次聚首来谋划未来后疫情时代的中非关系。习主席以前说过,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历史上我们遭受的是同样的命运,遭受西方这些强国、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包括把我们很多宝贝都掠夺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了。其实中国和非洲关系为什么说历久弥坚,跨越山海,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基础,现在又有朝着现代化前进的共同的目标和动力。我们对非洲的政策平等互利,包括我们现在做了那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西方国家现在做不到,它都甚至不想做的事情。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说开峰会,非洲五十多个国家几乎都来了。非常团结,非常大规模,还有各领域企业家对话、甚至于还有妇女主题、教育大会等各个方面,包括智库也开会,还有中非民间大会,各个层级都行动起来。所以,它就使得我们总有这种活力,每隔三年就开一次会,这已经是第四次了,我觉得我们是开非洲峰会最频密的一个大国。

中国网:可以说中非友好它不是一个口号,是落实在我们一项项具体的行动和举措之中了。我们知道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在4日晚上的欢迎宴会祝酒辞中习近平主席也讲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未来也必将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人口超28亿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本次峰会明确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六大主张”,您认为这对双方以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贺文萍 :的确是意义重大。因为首先我们是全球南方的一大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天然的全球南方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四十年我们从极贫极弱到现在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经验,他们看到中国在短短四十年里就发展起来了,又有这么多的经验,我们在二十大之后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个前进方向。 其实非洲国家自己也是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比如非洲联盟制定的2063的议程。上一个星期我们称为中国的“非洲周”,我一直密切关注着非洲国家领导人都到中国来做什么。比如津巴布韦的总统姆南加古瓦提前好多天就到中国来了,他先到中国南部的深圳去考察,像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到那里去考察中国的数字经济、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总统本人亲自来做商贸先行官。

上世纪六十年代,姆南加古瓦到中国来进行军事培训,因为他们也要反击殖民主义政府的占领,要改变国家的面貌,要赢得独立和解放。他后来回去了,领导游击战最后获得了津巴布韦的独立。所以,还专门到长沙去,到湖南毛主席的故乡去访问。他回味要回顾我们过去走过的历史, “不忘初心”在他那也得到一个充分的体现。

面向未来,它的发展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数字经济,这次也提出要建二十个数字中心,非洲有很多独角兽公司,也有进入世界前五百名的,也有新兴的产业也在发展。所以,不能说非洲离现代化还远就不用谈这个事,奔向现代化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大陆发展的权利。

但现在我们要更多的探讨,现代化的路究竟怎么走?你能跟在西方的路后面亦步亦趋吗,那很困难。西方的现代化是通过枪炮、殖民走出来的血路,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掠夺的基础上完成了它的原始积累,它的第一桶金。我们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我们在探索自己的道路,中国和非洲,一个是代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所以,才更需要在一起探讨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图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摄影/伦晓璇

中国网:峰会期间中国与三十个非洲国家建立或者是提升了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实现了中国与所有的非洲建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全覆盖。习近平在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也是提议到,要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您怎么看待这个提议它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贺文萍:中非关系定位的整体升级就说明了非洲的重要性是日益提升,而不是说作用越来越不重要了。去年10月份我到美国去访问了一趟,当时和美国的学者还一起座谈, 我说听说2023年美国也被称为“非洲年”,因为上半年的时候布林肯等等包括美国第一夫人也往非洲跑,这些学者告诉我说,“非洲年”我们压根儿都没听说过,在美国没有感受到任何美国“非洲年”。而且他们说非洲在美国的外交政策排位里永远是垫底的,别管嘴上说得多漂亮。

这一点跟中国的非洲政策正好形成了云泥之别。非洲一直在我们外交关系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前我们有一句话,非常浓缩地讲我们中国外交的这个发力点。比如说到大国是首要,周边国家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你看发展中国家它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首要、舞台是不是都没有一个依托了。发展中国家是基础,而非洲又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所以,我们经常说非洲就是我们基础中的基础,基础里面的更核心的基础。所以,这个基础一定要夯实。 这是非洲在我们外交中的定位,这个定位其实它有历史的延续性,面对当下国际挑战,它是一个我们必然的选择。历史的延续性,就像我刚才讲了历史上中国非洲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反帝反殖获得自己的独立,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历史,共同战斗的历史。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后来又有了独立,在获得民族解放以后一起携手往前进,奔赴现代化的过程。

从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以来,把关系从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到现在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这种推进其实是随着关系越来越紧密自然延伸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本来就顺势而为不断的提升,因为关系本来就越来越紧密了。

当然了这种紧密的过程也是因为我们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这个国际环境也是一种外来的推力,反而使我们更坚强,更加紧密。就像刚才我提到了公共卫生挑战,同时我们看到现在面临着国际环境也是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我们用这样一个词精准地描述它,它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大动荡大挑战。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也有地区冲突,俄乌冲突进入到第三年了,巴以冲突也马上一年了,还有所谓大国竞争,像美国西方一些国家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发展道路选择上始终都好像要逼迫这些中间地带像非洲选边站队,甚至于有的国家还提出把中国从南方国家这里面摘出去,说中国不是南方国家了。这些种种挑战其实非洲国家都感受到很大冲击,中国也一样,所以,我们更需要抱团在一起,让这些脱钩断链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我们说叫做包容性的全球化,我们要继续反对这些贸易战的做法。我们和非洲的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都要推动贸易通和各种通,而不是脱钩,正好跟那个反着来的。我们的主张是把贸易壁垒降低,让全球的各种要素更加顺畅地流通起来,这样才能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甚至于增长,现在全球经济是往下行的。 当然非洲国家是弱势群体,它更希望深度融汇到全球通里边来,通起来,经济才能发展。如果都小院高墙把比较弱势的甩到一边去,那它不是更加落后了吗?

所以,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往前奔,非洲国家是热烈欢迎。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背景,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中非关系的升级包括我们又推出很多的行动方案,叫做“双向奔赴”,非洲国家都特别愿意特别高兴。

中国网:9月2日至6日期间,习近平分别会见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您怎么看待此次峰会期间高频次的双边会见?

 贺文萍: 的确,这一周以来习主席是非常忙碌的,好多好多会见一个个来,因为来参加的都是非洲国家的元首。所以一个一个会见,而且它其中有五个国家除了来参加峰会还进行国事访问。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哪怕非常小的一个国家习主席也组织单独的双边会见。工作密度是非常之强,会见非常频密,这也是我们外交的一个深度体现。

中国网:回顾过去,您怎么看待中非关系发展走过的历程?

贺文萍 :因为我们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洲大量的国家获得独立解放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间有一个时间差,我们1949年比它先一点、早一点,在我们先获得了民族解放之后,毛主席、周总理那个时代我们就提供给非洲无私的各个方面的援助。

政治上不用说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也是大声疾呼,你只要看一看那个时代的《人民日报》封面文章,大多数都是“坚决支持非洲国家反帝反殖”。包括还有非洲只要一有什么事,美帝或者西方殖民主义者对非洲进行打压,我们这里立刻就有声音了。就是从外交还有政治方面给予强大的支持。然后还有经济上的,虽然中国自己也不富裕,刚刚解放,刚刚建立新中国。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我们中非关系里程碑——修建坦赞铁路,连接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的一条1800多公里长的铁路。赞比亚是一个内陆国家,它以前是没有出海口,以前本来是用南非最近的一个伊丽莎白港进口和出口东西。但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想把这些新独立的黑人主权国家从经济上扼杀。所以赞比亚当时没有港口可用了,得修一条铁路连上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口。

但这样一条铁路他们自己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技术能力去自己修。当时到处问,国际机构还有其他一些大国,求爷爷告奶奶没有一个国家说行,帮你们。最后问到中国,来咨询毛主席、周总理的意见,都出乎赞比亚、坦桑尼亚两国领导人的意料,因为中国特别爽快的一口就答应了。说你们的铁路是一个为生存而建的铁路,要不修那可能经济上就垮了,恐怕南非白人政权可能就把你给颠覆了。毛主席、周总理说,虽然我们经济现在也困难,也得修铁路,但我们的铁路还不涉及生存,我们可以稍稍往后延迟一下修,先帮你们修。后来我们就派建设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设备,到那修铁路修了好些年,还牺牲了很多中国工程师。这条铁路被称为“自由之路”,巩固他们的经济自由。

它本身就是一个证明,证明我们中国帮助非洲历史上留下来的这种丰碑性的丰功伟业,你看我们也困难,但我们还要急非洲所急。更不要说现在了,我们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非洲新冠疫情冲击的时候,我们帮他们修建了非洲疾控中心大楼,我们不但派专家去,硬件上它也缺乏实验室,包括一些检测等等。过去在西非国家遭受埃博拉的时候,中国也是在塞拉利昂修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P13生物病毒检测实验室,这都是为非洲公共卫生安全体制的建立贡献中国的力量。

图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 摄影/伦晓璇

中国网: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宣布,在未来三年,推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700亿元人民币。近日发布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4》指出,在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产业合作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着眼点。如何通过对非投资推动中非产业链共同升级,中国企业对非投资怎样实现互利双赢?

 贺文萍: 的确,因为非洲要实现现代化,你不能空喊口号,怎么实现呢?首先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工业化进程。因为现在非洲的工业化刚刚在起步阶段,以前非洲还有一个说法,凡是自己能生产的自己都不消费,凡是自己要消费的自己都不能生产。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他凡是自己能出来生产的自然资源,比如铜、钻石、石油、天然气这些东西它自己又不消费,因为它没有工业化。但是凡是自己要消费的,自己全都不能生产。这样的一个困境就造成了长期以来非洲就叫做自然资源的出口国,所有的工业制成品全都需要进口。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剪刀差,使得它的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

在这个过程里面,这些工业品,西方过去卖到非洲的很贵。哪怕销售一个洗发水,因为自己不能生产,那也很贵,可能富人才用得起,那叫做奢侈品,穷人随便拿河里的水冲一冲就算了。这就造成非洲国家消费那种能用的都成了达官贵人来控制自己的资源。我们说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就像中国式现代化里提到,那是14亿人都得实现的现代化,是所有人都要富裕的现代化。所以,正是这样的理念很吸引非洲国家,特别你跟普通劳苦大众这么说的话,他完全赞同。

要实现这个过程,非洲要实现工业化,才能创造就业。任何一个社会实现现代化不能跳过工业化这个阶段的,不可能从农耕社会就进入到现代化了。在这个过程里面过去西方也没有给非洲创造任何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当原材料基地。

中国其实早就开始做,其实毛主席那个时代也做了,我去看过,马里的糖厂,在坦桑尼亚还有纺织厂,以前我们困难的时候也做过。但是现在中国可以用大规模手段来做了。现在是集群式,比如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经贸合作区,我们有很多。前年我们研究所还做了一个报告,非洲初步统计一下已经有一百多个工业园区了,上下游产业链就容易建立起来。

所以,现在的园区进展势头是很好的,我们这次的峰会说还要升级,不仅仅是原来这些产业基础,我们还要建新能源的,使得非洲也实现在原来虽然不太发展,但是它可以弯道超车,进入绿色转型、低碳转型,并不是污染以后再转型,那就没必要,已经有了这种新技术了,环保型技术,可以实现有点跳跃式发展的。

中国网:过去15年,中国一直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对非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可以说投融资合作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大亮点之一。但有些西方国家却宣称中国在非洲制造了“债务陷阱”,并进行无端指责。您对此怎么看?

贺文萍 :的确中非合作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这种杂音,这种杂音从来没有消失过。从最早的叫做“新殖民主义” “资源掠夺论”,到后来哪怕我们是提供疫苗,抗击新冠疫情这么好的事,它还能说“疫苗外交”这些。我们做“一带一路”,让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这么显著的一个变化,原来公路没公路,火车没火车,现在有公路有火车了,它又能说这是“债务陷阱”。

首先,比如拿肯尼亚举例子,因为旗舰型的项目叫做蒙内铁路就在那儿。蒙内铁路修建的时候我去看过,当地老百姓说太好了,我们就等着通了以后到蒙巴萨两地之间就快速(连通)了,蒙巴萨是一个重要的港口,连接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其实不仅仅是内罗毕肯尼亚管用,还辐射到内陆其他的那些非洲国家,像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这些国家,他们都是内陆国。如果那个港口好了,装卸能力提升,一下子物资就能过来。

肯尼亚的前总统叫做肯雅塔。有一次我完整看了他的一个录像带,他回答CNN记者对他的一个采访,我用他的话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也分享给各位网友。肯雅塔说,首先,我们国家借了好多国家的钱,也借了美国的,也借了日本的,也借了世界银行,你怎么专挑中国?。CNN记者也无言以对。肯雅塔也马上回答这个问题,既然你要专门问中国,我就说几句,他说,首先我们这个钱从中国借来,都是用于建设这些项目,关系老百姓国计民生,关系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铁路,不是说我借了钱以后发给我们的政府官员,大家都消费用完了,那落的债务跟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不是,我们全是用在建设性、生产性项目,这些项目每天都在运转,对其他的经济拉动作用很大,一条铁路可以盘活一个国家的经济。

肯尼亚过去是全非洲排名第11大经济体,现在已经排第6名了,上升速度多快。这条铁路给肯尼亚每年贡献GDP增长是2%左右。所以,当时肯雅塔说,你说这些事实摆在这儿,你说我没有理由不借钱来修铁路吧,如果不去中国借钱还有其他国家融资,那自己又没有钱,那是不是再等个一百年再修呢?

中国修的肯尼亚的蒙内铁路是一百年来第一条铁路。肯雅塔当时就说,我不但要建,我又去北京了,这样的一些生产性的融资越多越好,使得我们的发展速度更快,甚至希望其他的国际机构同样来帮助肯尼亚。

现在其实美国自己不拿钱出来,它自己(美国)第一没法做,也不愿意做。中国做了,它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来诋毁你。还有一个情结,就是它自己这个殖民主义冷战情结还在脑子里,就是觉得非洲那是我们的地盘,像欧洲人把非洲当成自己的后院,英国殖民地、法国殖民地,美国虽然过去历史上没有殖民,因为它自己也是一个新生的国家,但后来觉得自己是超霸,自己的影响力应该在,哪怕美国当时和苏联争霸非洲冷战的时候,也把它想当然地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所以,觉得这些都是“Don’t touch my cheese”,别动我的奶酪,说这都是他们的,你一过来了参加合作,它就觉得你到我的地盘来了,它有这种心态。所以就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国,或者两种镜,一个是有色眼镜,还有一个是放大镜,放大镜就是盯着哪个工程、哪条路或者哪个小项目出来了一点小瑕疵。那么多项目,可能没准哪儿出现点什么小问题,它就会放大,把个体的说成普遍的,然后把中国非洲的关系一棍子打死。

中国网:他们的惯用技法。

贺文萍 :它现在毕竟掌握着舆论的霸权一样,因为CNN、BBC所有的英文读物大多数都是他们掌控的,舆论上影响非洲。非洲很多NGO,甚至非洲以前的媒体,我去非洲很多国家,我每次一住酒店,我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打开电视看看都放什么,一般都是转播BBC、转播CNN。它们自己其实没有自己制作节目。

中国网:西方的舆论和他们媒体在非洲还是占据一种垄断的地位,强势的地位。

 贺文萍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的CGTN,我们的媒体有英文的、法文的、阿拉伯文的各种媒体,我们的语种都有了,而且我们还建了像CGTN美洲台、CGTN欧洲台、CGTN非洲台,座落在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出镜的全是非洲的主持人、非洲的记者,你要是不知道的就以为是非洲人自己办的台,当然它是我们的分台,但是是本土化,就像我们做企业要本土化,我们的媒体也本土化。所以,主持人、记者采访的全是非洲人。第一,带回来鲜活的非洲自己的新闻。第二,它同时也证明我们中国哪怕是在媒体方面也在帮助培养非洲的媒体人才。所以,这本身也是在技术转移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之中。

中国网:成立24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对中非关系发展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从“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到“十大伙伴行动”,走过24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您怎么看待未来中非发展合作的前景?

贺文萍 :要朝着这个愿景前进,把这个愿景变成现实当然有很多的踏踏实实的工作要做。为什么每三年要召开一次中非合作论坛会议了,因为要布局谋篇,经过很多前期调研的工作,包括收集非洲方面的意见。你仔细看“十大伙伴行动”的话就会看到每一个领域都很清晰,甚至于还量化了,20个数字中心,也不是一拍脑袋就出来的。这些数字都是建立在我们做了基础性调研、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又有企业积极参与。所以,按照这样往前走,既有大方向愿景同时也有小目标,一个个循序渐进的前进。

这就是愿景跟具体的行动,这是我们自从成立中非合作论坛以来就确定的这种目标,叫做行动派,不当空谈俱乐部。怎么携手前进,怎么合作共赢,我们记下来有行动方案,真真切切的。现在到非洲去,机场航站楼这么漂亮,再一出机场这么漂亮的高速路,再一到市里面,也是高楼林立了,打破一些人过去对非洲的一些固有的、不真切的那种认识,以为非洲就一片蛮荒之地,特别落后,现在也欣欣向荣发展得很快的。

图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 摄影/伦晓璇

中国网:可以说中非合作是新型南南合作的典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提升了非洲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也让国际社会见证了另外一种对非政策和发展模式。您怎么看待中非合作的国际意义和影响?

 贺文萍 :的确是,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被人称为是“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不可忽视,它是一种显性的存在。所以,中国和非洲搞任何一个活动,一个大会,别说峰会了,哪怕一个商贸的促进会等等,美西方都盯得牢牢的,他们现在肯定猛在那里解读中非峰会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因为中国发挥这样一个作用,所以才会说在国际上起了一个带动作用,它就把非洲也带到了聚光灯下。这种关注本身就是提高了非洲的影响力,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为带动了国际上其他的一些大国和中小国也开始纷纷关注非洲。如果没有中国和非洲开峰会这么频密,美国是不会开美国非洲峰会的,这是美国学者告诉我的,说中国开这么频密,所以美国也开始开峰会,甚至于还要出台了很多政策。

像日本非洲会议也想学中国,原来叫做东京非洲国际会议。后来改了,它也想把会议弄到非洲去开了,说是向中国学习,它以前是每隔五年才开会,现在它也改了,说三年就得开,五年时间太长。所以,它至少使得其他的国际上的一些大国也纷纷加强和非洲的联系,这不是产生了一个好效果吗?我们经常讲的,一花独放不是春,大家都来帮助非洲这是我们乐见的,我们也从不排斥与其他国家一起合作,一起来推升非洲的发展。这是第一。

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非洲自身这种主动性、主导性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因为我们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平等关系,你看我们开会是中国开一次到非洲开一次。所以这样一种模式,非洲它有一个主导权,非洲朋友自己跟我们说的,我们现在和中国发展关系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非洲现在坐在了驾驶座位上,以前这个车就算往前开,往哪儿开,怎么开,你根本没有握着方向盘的,你不知道。西方国家想往哪儿开,开到地沟里面也跟着陪着,现在非洲掌握了(主导权),知道怎么开,因为在自己的非洲大陆上。

非洲大陆不是任何人的cheese或者后院,那是非洲国家它们自己的院子,它自己是主宰。这种自主性,现在又有了战略性,战略自主性得到空前提升,这也是中国和非洲合作以来使非洲感受到的,以前没有这个感受。以前的非洲的学者们跟我说,他们从来没有讨论过“ownership”,就是自己,就是被动应对,美国来了、欧洲来了怎么办,现在他们提前开始在那里也写自己的paper文件了,怎么来应对,这是一个。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是大力支持非洲加大它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存在感,像二十国集团非洲联盟终于进去了,是中国最早呼吁的。还有金砖机制,我们中国做轮值主席国的时候把南非加入进来,现在又增加了两个非洲国家,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中国做主场外交的时候我们立刻邀请很多非洲国家作为对话国到这里来参会,让国际平台上非洲有更多机会来发声,中国自己在国际舞台上也代表着非洲去发声,在安理会这个五大常任理事国里,中国这一票是为发展中国家而投的,每次我们强调都是发展,因为发展是非洲最大的关切,还有安全也是非洲最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

所以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次我们的“十大伙伴行动”里第一条就是文明互鉴伙伴行动,非洲是古老文明,中国也是古老文明,治国理政经验的平台搭起来,一起来探讨。

中国网:本次峰会于6日圆满结束,成果丰硕,我们相信这些成果和一系列的举措也必将为中非携手推动现代化注入强劲的动力,也相信未来中非一定可以为谱写中非命运共同体开启一个崭新的篇章。

感谢贺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解读,谢谢您。

贺文萍: 谢谢,我的荣幸。

(本期人员:主持/编导:佟静;摄像:王一辰 刘凯;后期:王一辰;摄影:伦晓璇;主编:郑海滨)


责任编辑:弘龑

上一篇:老者外出迷路 民警温情守护

下一篇:没有了

本网版权所有:新华视讯
邮箱:xhsx2019@163.com 值班QQ:1343043433
香港特区政府注册处编号:2786114 香港特区政府登记证编号:70281636-001-01-19-7
地址:中国香港九龙佐敦船街32-36号
本网监督机构:香港互联网信息协会,新华视讯传媒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