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访谈

“大金砖合作”元年!五点建议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2024/10/29 14:16:39 | 作者: | 来源:中国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王友明

中国网: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大家庭”实现历史性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也是“大金砖合作”的新开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么,本次峰会取得了哪些实质性成果?《喀山宣言》有怎样的亮点?峰会期间中俄、中印领导人会见分别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就相关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特别邀请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进行分析解读。以下由访谈实录整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专访。 (摄影:刘桢珂)

·金砖运行架构——系统、综合的金字塔结构

中国网:备受瞩目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落下了帷幕。我们追溯金砖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到,这一机制最早形成于2006年,经过18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已经迈入了“大金砖合作”新时代。能否请您为我们梳理介绍一下,金砖合作机制是一个怎样的机制?有着怎样的运行架构?

王友明: 你说的时间点非常准确,一些学者往往把2009年当做金砖机制的开端,其实不然。2001年,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了金砖的概念,其实就是砖(BRIC),中国学者把它翻译成“金砖”,因为(这四个国家)都是新兴经济体,代表着希望,所以称之为金砖。2006年是金砖的开端,当时是在联合国大会期间,金砖国家外长第一次会晤,实际上是由印度外长首先提议的,其他成员国外长一拍即合,开启了金砖机制。所以,2006年到今天是18年,而不是大家以为的2009年。2009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所以,这个时间你把握得很准确。

刚刚你提到了金砖机制的架构,(其实)金砖合作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合作机制,它是一个立体性的合作结构,可以说是金字塔形的。(金字塔)顶尖是领导人峰会引领,(然后是)“两大支柱”支撑: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和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再下面是三个轮子,“三轮齐驱”:政治安全、经济金融、人文交流,是这样一个立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合作架构,(包含)各种各样的工作小组,非常庞杂。如果不进行深入研究的话,很难了解这个庞杂系统的运行机制。但是大体结构就是刚才我说的,顶尖的领导人峰会,两根支柱外长会晤和安代会会议,下面是三轮齐驱。

中国网:所以它现在还是一个论坛性质的合作机制?

王友明: 对,第二点也很重要,有些媒体和学者把它称之为金砖组织,这是不准确的。所以金砖成员国内部学者也开会(讨论过),金砖机制要不要由机制升格为组织,有争端有分歧,(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组织。所以你刚才说得对,金砖是一个论坛性的机制,不能称为金砖组织。

中国网:我们说金砖合作机制已经迈入了“大金砖合作”的新时代、新篇章,(与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王友明: “大金砖合作”这个词用得好。之前是(金砖)五国,去年南非峰会后实现了历史性扩员。为什么是历史性的扩员呢?因为这不是第一次扩员,第一次扩员是2011年,南非加入进来了,去年一下子加入了五个成员国,所以,叫做大规模扩员或者历史性扩员,我们把它当做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或者国际格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所以,习近平主席称之为“大金砖合作”。这一说法得到了成员国一些学者的广泛应用,开启了“大金砖合作”时代,今年就是“大金砖合作”的元年。所以,金砖进入“大金砖合作”轨道以后,这样的合作机制、基本架构没有改变,还是基本上这种形式,相关的机制还是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有约束性,但是,扩员了以后,规模更大了,金砖的声音更响了。

·五条建议引领“大金砖合作”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网:我们注意到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提出了要建“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以及“人文金砖”这五大建议,您是如何理解这五点建议的?这些建议涉及到的领域为什么对于金砖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王友明: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讲话当中,把“大金砖”的角色定位表述得非常明确,有两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一是,要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另外一个角色定位是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这两句话给我印象比较深。另外就是你刚才说的五大目标,它对“大金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把舵定航。所以,无论定位也好,五大目标也好,都在成员国学者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认同。

首先,“和平金砖”,这就契合了当今国际形势最热门的话题。当前国际冲突频发,危机频发,那边乌克兰危机延宕未止,这边就是巴以冲突、黎以冲突相继爆发。当今时代人们感觉到最迫切的问题好像就是安全问题。针对这个最大的热门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和平金砖”,不追求西方那种一家绝对安全的安全,拉帮结派的安全,搞小圈子的安全,金砖奉行的是综合的、普遍的、合作的安全。

第二,“创新金砖”。金砖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敢为人先。金砖国家总是能够抓住世界发展最前沿的热点,比如新一轮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兴起以后,金砖马上就提出了要创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而且中国在第一时间就对这个伙伴关系进行了实体化的创立,在厦门建立了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这一基地成立三年多以来,在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政策沟通这三大领域成果可以说可圈可点,在这次峰会宣言中也得到了认可。同时,金砖也抓住了人工智能这个最前沿的领域,特别是中国今年依托中国信通院成立了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创新使金砖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就是它能够做大做强的原因。

第三,“绿色金砖”。当今时代的底色是什么?是绿色。现代产业链、供应链重组,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兴国家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值得称赞的,中国在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光伏这些绿色产业方面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第四,“公正金砖”。公正可以说是金砖国家走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当今世界国际体系可以说是不公正的,是失衡的,不公正的地方太多了。现在新兴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体量,已经成为一支足以改变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了。但是,当今国际制度性的分配没有适应国际格局的变化,西方仍然垄断着国际事务,还是他们一家说了算。举个例子,国际组织总部在发展中国家有吗?几乎找不到,都是在美西方国家。世界银行行长,一定是美国人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干事一定是欧洲人当。凭什么?这样的分配结构并没有反映当今国际格局力量变化的实际情况。所以,全球南方国家、新兴国家要抱团联络,改变这种失衡和不公正的状态。全球南方国家要当家作主,要走向国际舞台的中间位置,不再做配角,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所以,金砖未来方向要建设“公正金砖”。

中国网:其实您说到“公正金砖”,也让我想到前段时间我们采访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他也提到了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现行的国际体系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代表权,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缺乏代表权),导致这些国家融资面临着一些困境,也为发展造成了困难。

王友明: 对,这个说得太对了。举个简单的例子,IMF这几年向美西方国家的贷款几千亿,但是向非洲国家的贷款只是一个零头。再举一个例子,是巴西总统卢拉经常提到的,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名额分配是有投票权的,欧洲瑞士、瑞典那些小国家,一个国家就有五个名额,而非洲一些大国一个(名额)都没有,这公正吗?卢拉说很不公正、很不公平,所以,未来要改变这种失衡、不公正的状态,就要建设“公正金砖”。

最后,“人文金砖”。前面我讲了金砖是三轮齐驱,其中一个轮子就是人文交流。我们发现在美西方的媒体报道当中,一打开他们的电视,涉及到金砖国家(的内容)都是地震、灾害、事故、政治污蔑等等,都是这些,从来不报道金砖国家丰富灿烂多彩的文明,所以金砖国家要把自己灿烂的历史和人文方面展现出来,不光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成员国之间也要加强彼此的人文交流,人文交流的短板这几年还是得到了充分的补足。

今年是“金砖俄罗斯年”,6月份召开了金砖国家运动会,7月份召开了金砖国家青年峰会,加强青年之间的人文交流,9月份召开了“金砖机遇”青年交流对话会。金砖国家还一起拍了很多电影,其中一部电影叫《时间去哪儿了》,拍得相当不错。所以人文交流的短板在近几年得到了充分的补足。所以,金砖人文交流可以在已有的金砖国家大学联盟、金砖国家网络大学这些基础上进一步拓宽。

中国网:提到建设“人文金砖”,我们也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也提到未来五年在金砖国家设立10个海外学习中心,为1000名教育管理人员和师生提供培训机会,我想这也会成为加强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王友明: 对,学习中心也好,还有其他的机制,包括金砖国家大学联盟、金砖国家图书馆联盟、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等等,这些都是为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搭建的很好的平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专访。 (摄影:刘桢珂)

·多项利好吸引30多国竞相奔赴“金砖大家庭”

中国网:提到金砖,我想大家可能比较关注多的是金砖的扩员问题。我们了解到现在已经有30多个国家表达了希望加入金砖的意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它的吸引力何在?

王友明: 这也是我们在会上会下,包括去国外调研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是热门问题之一。特别是今年的东道主俄罗斯代表金砖宣布今年金砖暂停扩员,这个消息一发布出去,马来西亚、阿塞拜疆等国依然递交加入申请,普京总统表示有34个国家竞相奔赴金砖大家庭。那说明金砖肯定有好东西在里面,我想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政治利益驱动,或者国际利益诉求。因为全球南方过去长期在国际事务中处于边缘地位,总是被人家瞧不起,现在我们要当家作主。但是单靠自己的力量不行,所以要携手借助金砖大家庭团结或者抱团联动,一起走向国际舞台的中间,这是政治利益驱动。

第二,最关键的,经济利益驱动。金砖都是新兴国家,现在是十个国家,人口将近占世界的一半。一半的全球人口要消费,这么大的消费市场,这就是一个机遇,这是大市场。

第三,大资源。金砖国家特别是新成员阿联酋、伊朗、沙特都是能源资源富集国,特别是石油,金砖国家的储存量已经占全球近40%。所以,加入进来以后能源供给、能源安全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第四,大机遇。新兴国家在经济新业态方面可以说并不比西方差,在一些领域甚至超过了西方,例如中国的电动车。所以,加入进来以后,在经济新业态方面可以搭乘(金砖国家)高科技的快车,特别是搭乘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快车。

第五,大投资。特别是中国、印度这些国家(海外投资规模较大)。中国是海外投资全球第三大国,所以,如果加入进来以后,全球南方国家投资不足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他们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是一个巨大的缺口,如果加入进来以后,可以得到中国像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那样真金白银的投入。

所以,在大市场、大资源、大机遇这样的驱动下,加入金砖是有诸多的利好的。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利用金砖这个多边机制框架,(各国之间)增加了很多相互交流的机会,有交流就有机遇。

中国网:那么,扩员后的金砖会对于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友明: 决定性或者深刻的影响来描述也不为过。这么大的规模,占世界一半人口的“大金砖”,而且要么是新兴大国,至少是中等强国,这些国家抱团在一起走向世界舞台,这样的力量可以说是震撼性的,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美西方对(金砖)态度的变化,之前是无视、漠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金砖国家的经济下行,他们是鄙视,现在他们不得不重视了。

所以,金砖无论是在经济、金融、政治、安全、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方面,都深刻地改变着全球治理格局,也正在创建着全球治理的一个新范式。以前的全球治理,在美国认为就是治理全球,它奉行着“中心-边缘”结构,即我必须在中心地位,其他国家必须在边缘地位,我必须是主角,他们是配角而已。但是金砖现在创建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范式。国家不论大小,平等的坐在一起,全球事务大家一起来商量着办,这就是全球治理新范式。

中国网:可以说金砖的扩员也好,或者是金砖逐渐发展壮大也好,其实是全球南方国家的一种觉醒,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权利和机会。

王友明: 你说得对,金砖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八字精神正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心声,可以说契合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诉求,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诉求产生了同频共振的效应。

·金砖是非西方而非“反西方

中国网:我们刚才也提到,其实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的一个重要代表,但是一直有一些国家对金砖是抱有敌意的,甚至贴上了“反西方”的标签,那金砖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些不合理的指控呢?

王友明: 从美西方对金砖态度的变化就(可以)看到金砖做大做强的一些效应。我跟踪研究金砖10多年,(过去)那么多年西方国家都是不闻不问,从去年开始,西方驻华使馆纷纷要求和我见面,去年南非峰会期间,有六个西方国家驻华使馆负责安全事务的官员要和我见面,想要打探哪些国家会成为正式的金砖成员国,今年也是,加拿大、美国的使馆提出要求见面,想打探到底哪些国家会成为第一批金砖伙伴国,所以从侧面反映了西方国家对金砖态度的变化。

西方国家对于金砖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抹黑、唱衰、拉拢、分化,小动作不断,尤其是最近,比较明显的施压,一些全球南方国家想成为金砖伙伴国或者是正式成员国,美国背后一直没闲着,各种各样的施压或者拉拢动作,比如,如果你远离、疏离金砖我会提供给你先进的战斗机,先进的防御系统,或者一些更大的投资;如果你一头扎进金砖,对不起,你的官员签证或者家属的签证我都会收紧的,这样的小动作不断。

我们从西方的报道当中(也可以看出),明显是给金砖贴上一个标签,就是反西方联盟。其实,金砖是一个非西方国家的组合,是由非西方国家组成的,但它绝不是反西方的机制或者联盟。成立之初,金砖就开宗明义地表明,金砖不另起炉灶、不搞阵营对抗、不想取代谁。所以,18年一路走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金砖无意成为与西方抗衡的小集团、小圈子。印度也好、巴西也好,他们的高官也公开说过,一旦金砖染上与西方抗衡的色彩,宁愿退出金砖,这就表明了金砖的态度。而且金砖成员国几乎一致认同不会牺牲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来发展金砖,这是很清晰、很明了的。所以,这样的一个标签贴在金砖身上是贴不住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是本次金砖峰会的最大看点

中国网:我们再继续聚焦到这次的峰会上,我们知道在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就很多重要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共同发表了《喀山宣言》,议程也是非常的丰富。您在看完宣言之后,认为应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

王友明: 是的,这次喀山峰会宣言100多条,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决定把金砖喀山峰会宣言作为文件在联合国发放,表达金砖的声音,金砖的主张。

我发现每次峰会宣言都有一个特点,尽管很长,但它有特点可循。一般来说,前面一部分回忆过去一年的成就,第二部分强调已有的倡议,第三部分提出一些展望。当然,(涉及的)领域很多,人文的、教育的、能源的、农业的都有。最大的看点,也就是最大的成果,就是金砖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了。峰会宣言对金砖扩大朋友圈以及全球南方国家融入“大金砖合作”机制的愿望表示支持,同时提到要产生第一批金砖伙伴国,甚至有媒体把名单都列出来了,有13个国家,但是现在还没有公布,要稍后再公布。所以,具体的名单到底哪些国家,还是等官方正式确认。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成果。

金砖伙伴国,是在中国首创的“金砖+”概念上创造发明的。“金砖+”是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厦门金砖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所以今天金砖伙伴国就是“金砖+”一个具体的运用。我们在这次喀山峰会宣言中发现,以后“金砖+”不但加的是国别了,而且还要加地区和国际组织,或者区域组织和次区域组织。因为宣言中提到,要加强金砖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俄罗斯-非洲峰会和部长级会议、印非论坛峰会的联系,也就是说金砖以后加的不光是国别,还要加像非盟这样的国际性组织,甚至一些地区性组织都可以加,进一步丰富了“金砖+”的内涵。这是第一个看点。

第二个看点就是金砖支付体系。在峰会宣言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表达,快速、低成本、高效、透明、安全、包容的跨境支付体系具有广泛益处,也就是说俄罗斯提出的金砖跨境支付体系是有好处的,责成各国央行行长和财长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把报告在下一任主席国,也就是巴西担任主席国期间要交上去,也就是说这一过程,还是要由实践进一步论证的。因为跨境支付体系会遇到许许多多技术性或者政策性的障碍,不可能立竿见影的,它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

此外,俄罗斯孜孜追求的建立金砖谷物交易所,在这次峰会宣言中也得到了具体体现。逐渐把这样的交易平台扩大到其他的农业产品方面,包括俄罗斯提出的金砖国家再保险机构也在宣言中得到了体现。

总之,还是有很多新亮点和新看点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前面我说的金砖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了。

·中俄、中印领导人会晤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网:我们注意到,在这次会议期间,领导人之间的双边会晤也是一个很大的亮点或看点,其中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就是中俄领导人之间的会晤。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领导人之间的再次会晤您释放了哪些信号?未来两国在哪些领域有可能进一步深化合作?

王友明: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以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两国在政治互信、经济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023年,中俄贸易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今年到10月份,双边贸易已经到了1800亿美元,所以,稳稳妥妥肯定继续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了,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中俄贸易95%左右都用本币进行的,这样的经贸水平和金融合作水平还是非常高的。人文交流更不用谈了,这次去喀山峰会的记者也好,还是普通民众也好,中国面孔还是广受欢迎的。正如普京总统所说,俄中关系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关系的典范,所以,未来中俄关系可以说会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进一步走深走实。

中国网:另一个看点其实就是中印领导人之间的会见。我们知道,在会见之前,中印双方已就边境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这些都被看作是已经处于低谷期四年的中印关系释放出的积极的信号。您怎么看这一次中印领导人的会见?它会为缓和或者提升中印关系注入怎样的力量?

王友明: 是的,中印关系在这一次金砖峰会前夕就传出了积极信号:中印双边在争议领土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和解决方案,可以说是为这次金砖峰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印都是金砖的成员国,双边关系搞不好会影响多边合作。所以,印度在上合框架、在金砖框架内,可以说这几年没少搅局,有些时候甚至到了逢中必反的地步。所以这次释放了积极信号,对于金砖、上合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一个稳定性的因素,这是一个好事。

以前印度总是以边境问题设卡,对中印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中资企业以及中国的投资在印度受到很明显的打压。比如你们搞新闻工作的(可能知道),现在在印度国内找不到一名中国记者,这都是不正常的现象。(但是)中印两国关系总归要好起来,良好的(关系)不仅给中印两国带来好处,也会为整个亚洲、整个世界带来利好。龙象相斗,两败俱伤;龙象共舞,会给亚洲、给世界带来繁荣。这是第一步,积极的信号已经释放出来了。后面的一些工作还要一步步做稳做实。比如中印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中国的投资在印度受歧视、受打压的问题,以及巴基斯坦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印度政界、学界要以一个正确的心态看待邻国的崛起。所以,中印应该携手共同引领全球南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这才是大势所趋。

中国网:其实我了解到印度和中国缓和关系也有一些现实方面的考虑。

王友明: 对,你说得很对,中印关系的缓和也有印度国内的现实考量,印度正在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外交方面交恶,另外就是美国大选因素也是其中的考虑因素,拜登搞了一个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联合起来围堵打压中国。如果是特朗普上台的话,特朗普不热衷这方面,他同样对印度加关税,所以,印度也在考虑,如果一旦特朗普上台的话,继续和中国交恶下去对印度是相当不利的。另外,印度也在积极打造印度制造,它发现推行印度制造离开中国还真是不行,它的关键零部件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一些技术环节必须要依靠中国。所以,种种因素让它在现实面前不得不考虑和中国缓和关系。

中国网:所以说发展是中印两国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两国关系缓和的一个非常大的动力。好的,最后非常感谢王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解读,也让我们对本届金砖峰会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谢谢。

王友明: 谢谢。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文字:白璐;摄像:王一辰、刘凯;后期:刘凯;摄影:刘桢珂;主编:郑海滨)

责任编辑:弘龑

本网版权所有:新华视讯
邮箱:xhsx2019@163.com 值班QQ:1343043433
香港特区政府注册处编号:2786114 香港特区政府登记证编号:70281636-001-01-19-7
地址:中国香港九龙佐敦船街32-36号
本网监督机构:香港互联网信息协会,新华视讯传媒 | 网站地图